管理科學是研究管理理論、方法和管理實踐活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。管理科學的初創階段,始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。首先,由美國工程師費雷德裏克·泰羅創造出"标準勞動方法"和勞動定額,被(bèi)稱爲"泰羅制",并于1911年發表了他的代表作《科學管理原理》,泰羅被(bèi)譽爲"科學管理之父"。與"科學管理理論"同期問世的還有法約爾的"管理過程理論"和韋伯的"行政組織理論。"這三種理論統稱爲"古典管理理論。"管理科學的第二個裏程碑是"行爲科學理論"。它産生于本世紀20年代,創始人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喬治·奧爾頓·梅奧和費裏茨·羅特利斯伯格等。後來,行爲科學在其發展過程中,又形成(chéng)一些新的理論分支。現代管理理論是以"系統理論"、"決策理論"、"管理科學理論"等學派爲代表,其特點是以系統論、信息論、控制論爲其理論基礎,應用數學模型和電子計算機手段來研究解決各種管理問題。 20世紀50年代以後,管理科學在廣泛應用過程中,同許多社會科學學科和自然科學學科交叉、滲透,産生了種種管理學分支。例如:管理社會學、行政管理學、軍事(shì)管理學、教育管理學、衛生管理學、技術管理學、城市管理學、國民經濟管理學等。今天,管理科學已經擴展到各個領域,形成(chéng)了内容廣泛、門類齊全的獨立學科體系,管理科學已經成(chéng)爲同社會科學、自然科學并列的第三類科學。管理現代化是應用現代科學的理論和要求、方法,提高計劃、組織和控制的能(néng)力,以适應生産力的發展的需要,使管理水平達到當代國際上先進水平的過程,也是由經驗型的傳統管理轉變爲科學型的現代管理的過程。 一般認爲,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,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在高度工業化的同時實現了管理現代化,管理現代化所包含的内容極其廣泛,主要有管理思想的現代化、管理組織的現代化、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等幾個方面(miàn)。管理現代化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。工業、農業、科學技術、國際的現代化,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都(dōu)離不開現代化管理,現代化管理能(néng)夠有效地組織生産力要素,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,大大提高各種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效率,從而成(chéng)爲推進現代化事(shì)業的強大動力。管理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,管理的自然屬性反映了社會勞動過程本身的要求,在分工協作條件下的社會勞動,需要通過一系列管理活動把人力資金、物質等各種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效地組織起(qǐ)來,才能(néng)順利進行,管理的社會屬性則體現了統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,在一定的生産方式下,需要通過管理活動來維護一定的生産關系,實現一定的經濟和社會目标。在經濟管理中,管理的自然屬性表現爲科學合理地組織生産力要素,處理和解決經濟活動中物與物、人與物之間的技術聯系,如生産中的配料問題、生産力布局、規劃,以及機器設備的技術性能(néng)對操作者的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序的要求等,都(dōu)體現自然規律和技術規律的要求,不受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影響,而經濟管理的社會屬性則表現爲調和完善生産關系,處理的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,如分配體制、管理體制等,都(dōu)由社會、經濟規律支配。在現代經濟的發展中,科學管理起(qǐ)著(zhe)越來越重的作用,科學管理直接帶來了經濟效益,在物質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管理資源的作用顯得尤其重要。 |